图1为“我做老兵传承人”实践团参观宋京村大夫家庙的合照 近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商贸旅游学院“我做老兵传承人”实践团一行8人来到淳安县汾口镇多个村落,走进文化礼堂,追寻红色遗迹,感悟家国情怀。 图2为成员们参观宋京村大夫家庙内的将军雕塑 沿着乡间蜿蜒的小路,实践团来到达宋京村文化礼堂,听村内老人讲述宋京村历史上发生的爱国故事。紧接着,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实践团走访了村中的大夫家庙。家庙内陈列了许多余氏子孙的英雄事迹牌,其中有介绍抗倭英雄余汝南抗倭的故事。明朝嘉靖乙卯年倭寇大肆侵掠浙闵沿海一带,官兵节节败退,皇帝委任胡宗宪为三省总制统兵剿倭。胡总制礼聘余汝南为亲兵首领,并密令挑选村勇50人为亲兵一同入营。余汝南率领亲兵团英勇杀敌,屡立战功,公元1559年在胡总制祭旗助威的一场大战全胜后,余汝南右臂重伤不愈,胡总制上书给皇上表彰,授千总卫,赐建大夫家庙。爱国英烈余家达,1927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律师身份从事地下工作。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在衢州监狱余家达义正言辞与敌人展开面对面的斗争,经受严刑拷打,宁死不屈、英勇就义。抗日勇士余克政,痛恨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在衢州保卫战的前沿阵地龙游一带利用战壕阻击日军,多次打退敌人进攻。后来日军调来坦克压阵,余克政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当坦克进入战壕的一刹那引爆了炸药,震得地动山摇,炸得鬼子血肉横飞退下阵地,在中华大地上立下了又一座抗日勇士丰碑。 图3为成员们仔细阅读宋京村大夫家庙余氏子孙的红色故事 图4为鲁村一中堂入口 随后,“我做老兵传承人”实践团前往鲁村,鲁村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的途径地。在鲁村一中堂的墙壁上记载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抗战历史,室内陈列着红军路过鲁村夜宿一中堂期间使用过的煤油灯、暖水瓶、桌子、算盘……1934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转战过程中路过鲁村,夜宿一中堂。红军入村后,抓住村里地主土豪,开放粮仓货仓,把布匹和粮食发给贫苦百姓。军团长寻淮洲、参谋长粟裕等红军将领在一中堂指挥作战。直到1934年9月23日下午,为跳出包围圈,红七军团决定继续往北走,翻过大连岭,进入安徽。 图5为“我做老兵传承人”实践团参观鲁村一中堂的合照 最后,实践团前往杨旗坦村,从当地村民口中了解到,杨旗坦村留存着关于红军的较多历史遗迹、遗物和故事。1935年2月,方志敏率领的红十军团抗日先遣队一支分队路过杨旗坦村,红军官兵们严守部队纪律,在村里的古厅中集体休整。当时革命形势相当严峻,第二天天还没亮,红军战士们就继续行军,离开了杨旗坦村。行军队伍中有位红军战士忘了带走放在一旁的斗笠,村民郑锡禧路过古厅时看见了被遗落的斗笠,怕其会暴露红军行踪,便带回家藏了起来,想着等红军同志来取,不曾想这一藏就是80年,2016年淳安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落成,郑锡禧后裔詹乃社、郑海莫夫妇无偿将这红军遗物捐献出来。一件斗笠显示出村民们对红军的深厚感情和敬意。 图6为“我做老兵传承人”与杨旗坦村文化礼堂的合影 淳安县是杭州唯一的革命老区县,汾口镇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在实际寻访过程中,散落在村落里的红色遗迹和故事在队员们心上烙上了深深红色印记。 图7为杨旗坦村峻德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