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西南新闻网   新闻网   最新   四川   娱乐   汽车   装修   保险

2024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古色古香非遗韵,千姿百态展新颜——智能工程学院“探寻非遗文化,传承峡砚艺术”考察实践团(四)

来源:中国西南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7-12
摘要:青年应当传承非遗文化,争做历史的守护者,奋力成为未来的创造者,以匠心独运的技艺和无尽的创新精神,赋予古老艺术新的生命,让它们在现代社会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2024年7月4日,重庆移通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探寻非遗文化,传承峡砚艺术”考察实践团前往合川峡砚非遗传习场——合川区沥鼻峡砚石工艺厂,同合川峡砚传承人

青年应当传承非遗文化,争做历史的守护者,奋力成为未来的创造者,以匠心独运的技艺和无尽的创新精神,赋予古老艺术新的生命,让它们在现代社会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2024年7月4日,重庆移通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探寻非遗文化,传承峡砚艺术”考察实践团前往合川峡砚非遗传习场——合川区沥鼻峡砚石工艺厂,同合川峡砚传承人张礼雄、杨世宏、谭郡府、李祖元四位老师一起体验雕刻峡砚的过程。此次体验旨让实践团成员亲手触摸历史的细脉,感受匠人以石为纸、以刀为笔的创造力,从而深刻理解并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智慧。

图1.jpg

(图一:图为实践团与峡砚传承人合影)

下午2时,实践团到达合川区沥鼻峡砚石工艺厂,张礼雄老师首先拿出从工作室带来的雕刻工具,为实践团示范如何使用工具去刻画峡砚的雏形。张老师说道,雕刻峡砚需要耐心和细致,雕刻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脚踏实地,每一刀都要精确到位,根据原石的自然形状和纹理来设计雕刻的图案,才能使作品既美观又实用。

图2.jpg

(图二:图为张礼雄老师做雕刻示范)

张老师鼓励实践团上手实践,并提供工具和石料。实践团成员们跃跃欲试,纷纷拿起刻刀刻画石料表面的图案,用手锤、凿子、雕刻刀、铲刀、锉刀打造砚台主体。在此过程中,张礼雄老师和谭郡府老师始终悉心指导,手把手地纠正实践团成员在雕刻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手势。

图3.jpg

(图三:图为峡砚传承人指导实践团成员雕刻)

图4.jpg

(图四:图为实践团成员体验雕刻)

在实践团成员们认真雕刻砚台的同时,张礼雄老师以及实践团的一名成员利用抖音直播平台在成员们雕刻期间进行直播;一方面,这是为了记录实践团成员体验制作峡砚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合川峡砚的魅力。实践团一丝不苟地雕刻砚台,清脆的“砰砰”敲击声在整条巷子回响,引得许多路人和游客驻足观望。

实践过程中,一位实践团成员坐在木桌旁,手中紧握刻刀,眼神里透着坚定与执着。那一方峡砚,在他的凝视下,宛如等待被唤醒的沉睡精灵,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砚石,感受其独特的纹理和温度,仿佛在倾听石头的低语。每一次下刀,都带着小心翼翼的敬畏,生怕惊扰了这即将诞生的艺术之魂。随着刻刀的起起落落,细碎的石屑纷纷扬扬地飘落,如同岁月的尘埃,在这尘埃之中,一幅精美的画卷正缓缓展开。雕刻时呼吸平稳均匀,与刻刀的节奏相互呼应,在成员们不断的雕琢下,峡砚逐渐显露出其独特的韵味。细腻的线条、生动的图案,仿佛诉说着一段段不为人知的故事。砚台的每一个细节,都倾注着成员们的心血与情感。此刻,他们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雕刻者,而是一位赋予石头生命的艺术家,他们用手中的刻刀,在传承的旅程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

图5.jpg

(图五:图为实践团成员专注于雕刻)

最后,实践团在老师们的帮助下进一步完善雕刻作品,对作品进行最后的抛光、打磨,每一件成品都是独属于实践团成员的艺术品。

图6.jpg

(图六:图为实践团成员作品展示)

技高行天下,能强走世界。凝聚青春力量,让非遗文化“活”起来。“探寻非遗文化,传承峡砚艺术”考察实践团今后将继续以敬畏之心传承非遗,充分挖掘非遗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让非遗真正成为民众日用而不觉的生活用品,成为面向未来的“源头活水”。

图7.jpg

(图七:图为实践团合影)

撰稿人:郑凯文、杨蝶、罗明亿、杨旭

拍摄:罗明亿、方港利

(“探寻非遗文化,传承峡砚艺术”考察实践团供稿)

责任编辑:罗绍勇
首页 | 资讯 | 头条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医疗 | 视频 | 全国

西南新讯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41820号  联系我们:13890941683 | E-mail:204614760@qq.com|欢迎商家、企业、单位等社会各界朋友与本站合作,共赢未来!

版权声明:本网站内容整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