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体器官捐献对于医疗事业的发展和殡葬改革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捐遗事业发展相对缓慢,存在着很大的进步空间。为了真实了解人们对于遗体器官捐献的看法,苏州大学医学部“遗爱长流,恩泽杏林”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苏州市内进行了问卷调查。 图为队员在给路人发放问卷。卢翼 摄 2019年7月10日,两支调查分队来到街头,向来往行人发放调查问卷。受调查者涉及环卫工人、大学生、个体户等不同身份的人群,一些市民对捐遗相关内容很感兴趣,提出了许多与自身相关或者疑惑的问题,队员们一一解答并普及了一些关于捐遗的专业知识。然而,还有一部分市民对“捐遗”这一词汇表现的很敏感。 图为队员在采访休息的老人。卢翼 摄 其中一位便利店老板热情地接过问卷,了解到调查主题是“捐遗”时,她并没有像大多数市民一样表现出迟疑或不安,而是十分爽朗的笑了笑说:“我觉得人死了如果化成一捧灰就没什么意义了,还不如把遗体捐出去,可以有些价值。”当谈及可能有哪些因素造成大众不愿意捐献遗体时,阿姨回答说:“还是观念问题吧,很多人可能遵循着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不愿意捐遗;另外就是对捐遗还不够了解,应该加强宣传力度,这样可能会有所改善。”阿姨表示,等到自己年龄大了,也会考虑把遗体捐献出去,多为这个社会做一点事。队员们都十分佩服阿姨的豁达开明,也十分敬佩阿姨无私奉献的精神,她的豁达与无私为实践分队上了一堂关于生命教育的课。 图为队员向老人讲述捐献流程。卢翼 摄 此外,队员们发现年轻一代的学生群体更容易接受捐遗,并且更愿意加入到捐遗行列中来。调查到的最年轻学生是一位正在上高中的小姑娘,当队员们讲到中国的遗体捐献仍然面临着很大的缺口时,小姑娘忧心忡忡的点点头,并且坚定地说:“我以后要把自己的遗体捐出去”。看到这一幕,队员们都默默为小姑娘点赞,并且坚信中国的捐遗事业必将因为年轻的一代而希望无限!越来越好! 图为队员在询问一位高中生对捐遗事业的看法。卢翼 摄 捐遗,是逝者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是人生价值的凝聚与升华;捐遗,对于医学研究,医疗事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一项造福社会,荫及后人的善举。然而当代中国,捐遗这条路仍然是艰难而曲折的,需要新一代的年轻人勇挑重担,砥砺前行。不过,队员们坚信在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的参与之下,爱的接力棒一定会传承下去,捐遗的道路必将延续,生命的火种终将燎原! (苏州大学医学部“遗爱长流,恩泽杏林”实践团队供稿) |